中心新闻

好导师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詹义强: 新能创新 实践致远

发布时间:2024-05-06 

博学笃志、正谊明道,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领航者,也是研究生人生发展的指路人。为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启动第十一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现已进入候选人风采展示环节。

 

导师简介

詹义强,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教授,现担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市电子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太阳能材料专委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半导体光电子、智能传感系统,在Science、Joule、Adv. Mater.、Adv. Fun.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学术论文。所带领的团队承担了军委装备发展部共用技术重点项目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使我国领跑国际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研究领域。詹义强老师获得过上海市科技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奖;他牵头的微纳电子青年创新团队获得了钟杨式科研团队的称号,课题组也荣获“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相辉课题组”称号、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

 

导师治学理念

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注重跨学科融合,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导师育人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激发潜能。注重品德,培养创新。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造就时代新人。

 

导师育人实践

教学

詹义强老师2011年以来先后讲授了本科生学位基础课《大学物理 B》(上海市精品课程)和专业选修课《有机微电子技术》,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用于VLSI小尺寸MOS器件模型》、《柔性电子前沿技术》和《专业英语》,并撰写《半导体光电子学》、《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应用》两本教材。其中《大学物理 B 》是大一新生必修的基础课。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当好大一新生的“四个引路人”,尽快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是詹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他通过总结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归纳出“自信、自学、自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三原则,鼓励同学们自信面对和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积极锤炼自己的品格。詹义强老师将传授基础知识与自学方法结合,引导新生培养自学能力,做到主动学习;帮助新生树立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自我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将我国古代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到近代的落后再到建国后的辉煌成就结合到课堂内容中,引导学生树立起不卑不亢、高度自信的科学认知,鼓励他们将来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2022年,詹义强老师收集整理了相关实例,将其编写进了由他担任副主编的《上海市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同时他在教学中做到生动活泼、有的放矢,积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力、热、光、电等物理现象与课堂里学到的基本物理学知识联系起来。校教学督导组评教意见为 “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老师思路清晰,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楚,而且有小结,便于学生掌握”。

他意识到传统教育过程中片面强调理论学习,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坚持从本科到研究生全过程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腾飞书院班导师和创新项目导师积极鼓励和指导本科生开展前沿创新研究。多名学生在他的激励下,最终选择了科研的道路,其中12级本科生方中元已经获得国家海外优青资助。詹义强老师首批入选复旦高水平人才培养全优品牌“卓博计划”导师,探索本博贯通的创新培养路径,努力造就引领未来的优秀青年学者。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登峰计划”以及复旦大学夏令营步青计划,并担任信息科学与技术科普课堂主讲教师。

 

学术

詹义强老师一贯认为研究生的培养中最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博士绝不仅仅是在某些专门技能上的训练,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的确立以及创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培养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更注重思维的独立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詹老师从事的钙钛矿光电器件研究领域,是国内外的前沿研究热点。他始终要求课题组成员围绕领域内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科研,要勇于啃硬骨头,拒绝快餐式科研。近年来课题组聚焦钙钛矿器件稳定性这一国际关键难题,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了Science、Joule、AM、AEL等杂志上,并在航天八院得到了应用验证,连续承担了多项国防重点项目。詹义强老师牵头的微纳电子青年创新团队获得了钟杨式科研团队的称号,课题组也荣获了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相辉课题组”称号、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

他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坚持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这一中心思想,一方面把学生送出国学习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希望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中培养更加全面的科学精神。例如将研究生张欣送至比利时欧洲微电子中心开展双博士学位的联合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他保持与学生一周数次的线上讨论,同时也积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由于各国的疫情防控长期不能回国的情况,耐心解释国家政策,鼓励学生安心开展科研工作。这期间张欣同学很荣幸入选了2020年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2021年詹义强老师申报的双博士学位的联合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未来该项目有望发展为学院国际交流的一张名片;另一方面他积极邀请国外青年学者来华交流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共同开展合作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向他们展示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其中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Umar教授作为外国青年科学家杰出代表受邀参加了上海“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并上台领取了杰出代表证书。

 

课外

詹义强老师也十分注重团队的文化建设。基于各自特长,大家建立起融洽的合作互助关系,无论谁在“C位”,其他成员都以科研突破为最终目标来协助他。詹老师施行“学术探讨+前沿分享+导师一对一面谈”宏微观多层级协同培养模式:每周二的英文组会,以轮流汇报学术工作进展为主,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每周六的中文组会,以轮流分享前沿文献为主,为研究生提供学习模板和科研思路。为建设底蕴更深厚的团队文化,除了日常鼓励学生交流,詹义强老师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辉学术文化节,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凝聚力,让学生发自内心热爱科研,理解科研事业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为进一步促进团队和谐和学术讨论氛围,团队每年会以研讨会的名义组织成员团建,效仿国际会议,让成员们在放松和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术思想深度大碰撞,擦出灵感的火花。

 

学生眼中的导师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1级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王雅鑫

导师詹义强是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初见,对导师的第一印象就是温和、耐心、平易近人。他向我介绍了课题组的情况、研究方向、就业情况等,向我抛出橄榄枝并告诉我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让我自己慎重考虑再做决定。印象深刻的是,我当时问他如果不选择直博,保研的时候是否还可以进复旦,导师非常实在,告诉我他的初衷是招个直博生,并且这个名额也是博士名额,但是他会帮我问问还有没有硕士名额。我本来也是随口问问,也已经做好准备读博,没想到9月突然接到导师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转硕,已经为我申请到一个硕士名额。我当时欣喜之余也很震惊,因为坊间传言,保研时名校的老师大多只愿意收直博生,没想到这个老师这么好,愿意为学生考虑,我暗暗庆幸。事实证明,两年后的我再次走上了读博之路,不一样的是,这次是我了解自己专业方向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也是我被导师的人品和气量深深折服后做出的选择。

在大学期间我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科研是什么?博士意味着什么?如何度过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我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一概不知,可谓稀里糊涂地开启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我的导师对学生的管理是一个平等、开放、尊重、包容的态度,他不会强制我们每天打卡,也不会强制我们做某个课题,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尽情找他讨论,学生不是收集数据的工具人,而是独立思考的科研人。我就在这个舒适圈中逐渐“沉沦”,开始考虑读博的可能性。环境对人的心境的改变还是挺大的。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读博这件事和我毫不沾边,博士一定是十分聪明并喜欢科研的人的专属,比如《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四人组。后来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博士,再加上周围圈子确实博士很多,我动摇了,发现读博其实就是人生的一种选择,它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但是也绝非易事。导师没有区别对待组里的硕士和博士,我从刚一进组,就选择了一个比较难的课题,并非导师苛责,而是他想锻炼我们独立科研的能力,我们这个方向发文章并不是难事,但是导师并不想我们一进来就走捷径。我常和师兄开玩笑:看来老师是想把我们每个人都往院士的方向培养。这样的培养方式对学生发展来说,短期出成果是不太容易,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是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的。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我是看重导师人品和个人自由的,所以我的导师在我心中就是很好的。在多种因素的促使下,我最终还是选择硕转博,但是这次读博是我深思熟虑过的结果,是我在接触科研,确认自己可以承担读博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后的选择。毕竟一个好的导师以及和谐的课题组氛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抓住机会做适合自己的选择也是一种聪明。

 

研究生心目中好导师”评选活动旨在通过树立表彰我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集中展现我校研究生导师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职业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以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鼓舞广大学子,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图文来源:公众号“复小研”)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学科二号楼7楼 电话:021-31242626